科学网大众媒体对科学的当说与不当说
大众媒体对科学的当说与不当说
大众媒体应当宣传科学,这大概应当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我国的宪法也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既然如此,为什么本文要提出当说与不当说的问题呢?
本文所说的是大众媒体,也就是面向全体大众的媒体。如果媒体说得好,那么全体大众都受益,如果说得不好,很可能就无益,甚至有害。
对于科学问题,哪些可以说得好,也容易说的好呢?那就是科普,也就普及科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可以请有关专家做,也可以由科学记者做,实际上每一个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都可以在某一个方面做科普工作。
应当说,我们现在大众媒体上的科普工作,不能够说做得很好了。在某种问题上,甚至可以说做得很不好。
说做得不好的第一个理由是绝大多数科学家不愿意在大众媒体上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发表意见。
一位记者朋友曾经这样写道:
“最近,在采访疫情相关的科学话题时,有十年科技新闻从业经验的笔者遇到了无数次的‘婉拒’和‘直拒’:
‘千万不要说是我说的,否则很快就会“人肉”我了。’
‘还是不要提我的名字了!’
‘这个问题别正式发表啊!’
‘你这个话题太“敏感”了。’
‘因为之前接受过采访,单位已经提醒我了,所以……’
甚至为了一个科普话题,笔者联系十位科学家,最后只有一位同意发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的呢?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很多科学家在大众媒体是曾经遇到过不愉快的遭遇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理由是我们很少有优秀的科学记者。科学记者需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广泛的科学知识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好的科学记者写科普,往往比专家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
在缺乏优秀的科学记者的情况下,如果要对某一个问题做科普工作,当然可以请专家做。这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知道谁是合适的专家,要让合适的专家来说。如果不是合适的专家,说错了或者说得不够准确,那就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还害了专家的名声。
即使对于合适的专家,最好是让之专家亲自写文章。如果不能够请专家自己写,那么最好让接受采访的专家一次把问题讲透彻。
现在的问题是,往往为了一个问题记者采访好了几位专家,记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这里摘某一个专家的话,那里再引用另一位专家的话。结果问题没有说透,专家的只言片语又容易被误解。
无论是科学家自己写文章记者在文字上的修改,还是科学家接受采访,最后的文字稿一定要让科学家过目校对。千万不要因为时间仓促,不让科学家过目就发表。科学问题的表述有时候是很严格的,记者理解得不好,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大众、对专家都造成不好的印象。
本文要说到另一个问题是,大众媒体要做的工作是科普,而不要对科学家的论文进行炒作。
科学家的学术论文,主要是写给同行的科学家看的。发表者报告他们对于某一个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得到了什么研究结果。这样可以使得全世界的研究工作者能够对某一个问题在一起切磋讨论,以得到关于这个问题的一致认识。由于现在学科的分类很细,一般情况下,一篇科学论文只有少数同行才能够大致看得懂,只有极少数小同行才能够真正在一起讨论,作出判断。不是这个行当的人,看这个论文,很难看得懂,更不要说能够插上嘴比发表意见了。
有的媒体不懂得这一点,他们表扬“这些相当专业的医学论文屡屡获得‘10万+’的阅读量”,号召科学工作者都要这样做。我不知道这10万+的阅读者中间,是否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真正读懂了这些“相当专业的医学论文”。
那我本人来说,在没有退休之前,也忝在化学教授之列,大概还不能算差的。但是,坦率地说,我对于绝大多数的化学专业论文看不懂,即使是本人所在的物理化学专业,大多数论文也不能完全看懂,我能够看得懂并可以提出意见参加讨论的只是一部分理论与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的论文。
别的专业大抵也是如此。